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较厚,混凝土用量大,工程条件复杂,顶管施工工程水泥水化发热量大(预计超过25℃),容易引起水泥的温度变形。结构。除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小截面和内部和外部温度之外,平面尺寸还受到某些限制。因为平面尺寸太大,所以由约束效应产生的温度力也更大。如果不适当地采取温度控制措施,并且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可以承受的拉力的极限值,则很可能会发生裂缝。如何维护和控制施工技术非常重要。
顶管施工工程的维护主要是为了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减少在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并防止表面裂缝。延长散热时间,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潜力和材料的松弛特性。使由混凝土的平均总温差产生的拉伸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拉伸强度,以防止贯通裂纹。
刚浇筑的混凝土处于凝固硬化阶段,水化速度较快。合适的潮湿条件可以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并引起收缩裂缝。在潮湿条件下,混凝土可以使水泥的水化顺利进行,并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为了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上升和下降规律以及各种条件下各种材料的温度影响,有必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
温度测量点的安排。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沿浇筑高度,应将其布置在底部,中间和地面。垂直测量点间距一般为500〜800mm;平面应布置在边缘与中间之间,平面测量点间距一般为2.5〜5m。混凝土的温度在上升阶段每2〜4小时测量一次,在温度下降阶段每8小时测量一次。同时,应测量大气温度。所有测温孔均应编号,以测量混凝土内部不同的深度和表面温度。温度测量应由专人进行。温度测量记录应由技术负责人审查并签名,并用作混凝土结构和质量控制的基础。
选择温度测量工具。顶管施工工程为了及时控制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并验证计算值和实际测量值之间的差,并随时掌握混凝土的温度动态,可使用热电偶或热电偶。应使用半导体液晶显示温度计。在温度测量过程中,当发现温度差超过25°C时,应及时加强绝缘,或者应延迟去除绝缘材料,以防止混凝土产生热应力和裂缝。
施工技术